在飼養方面, 由於金魚是沒有胃的, 所以食慾十分旺盛, 幾乎可以不停的吃,但是為了避免腸道負擔過大,還是以少量多餐飼養為宜,若是幾個月大的小魚,每天餵三餐以上,五分鐘內能吃完的量,大魚是純觀賞而已,每日1~2餐即可,餵食的時候,可順便觀察各魚隻的食慾和排泄,有任何不正常,要趁早隔離處理,飼料以市面上的金魚飼料或錦鯉飼料搭配冷凍豐年蝦和品質較佳。金魚並不會因吃太多而撐死,但是餵食過多,有可能引發消化不良,所以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。
飼養的技巧
1:如果沒有條件保持魚缸水溫的話,在這個寒冷的冬日要經常給金魚足夠的日照。
2:在魚缸裡面放一些白米石和一些水草,但記住水草一定要適當。
3:餵食方面可以投點魚蟲或者白麵饅頭,但每次要少喂、勤喂。飼養的技巧
正確掌握金魚食量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辦到的,而是要靠自己在飼養實踐中經常仔細觀察,從氣候和溫度的變化、魚群飼養密度、活動情況以及金魚的品種、大小、水質等情況中不斷摸索出經驗來。例如:天氣晴朗、氣溫適中(約20—24℃)的晚春、初夏季節,魚群飼養密度又較稀,金魚品種(如龍睛、獅頭類)的生命力、活動力較強的情況下。金魚的餵食量相對可稍微多些;反之,金魚的餵食量就應該少些。特別在悶熱的盛夏,投食量宜少,更不宜過剩。否則,過剩魚蟲極易腐敗,使水質敗壞發臭。所以,儘量要投活紅蟲,而且我們可以掌握這樣一個原則:即由少到多,逐漸增加。
就是說,
第一天投飼後發現魚群在半小時內就很快吃完了,並且魚兒繼續覓食,這說明投食量太少;
第二天投飼時可以酌量增加一點,如果看到金魚約在1—2小時內正好吃完魚蟲/飼料時,一般來說達就是最適當的投食量。
如果第三天再增加一點,結果到下午3—4時後,池(缸)內魚蟲還沒有吃完,甚至金魚出現「浮頭」時,這就說明投食量過多了。那就應立即把過剩魚蟲和魚糞一併吸去,注入等溫、等量伏水,有條件者還可開增氧泵增氧,並且明天停食或少食一天。